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人们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在这场没有硝烟却有生死考验的战斗中,宜昌市夷陵区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同样接受了一场大考。在社区防控阻击战场上,广大党员干部、公安民警、转岗干部职工、网格员、志愿者在各个党支部的带领下,充分发挥出战斗堡垒和模范带头作用,众志成城,奋勇拼搏,筑起一道坚固的“防火墙”,成功将病毒传播链阻断,为前线拼命的白衣天使们稳住了后方,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在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上,夷陵区坚持党建引领,以人民为中心,紧紧围绕群众需求,结合区情,自主研发“一家亲”智能化平台,进一步拉近了党群和干群关系,深得群众赞誉。
家住长江北岸山区的村民老望提起两个月前获救的事仍感慨不已:“没有‘一家亲’,我这条命早就不在了!”
当天傍晚,老望在哥哥家吃过晚饭,在回家途中突然眼前一黑,摔进了一条七八米深的沟里。所幸,同村刘平刚好经过此地,他立即拿出手机,通过“夷陵一家亲”app视频电话求助。
视频电话里,120值班人员一边通过智能识别系统锁定患者所在的准确位置,组织救护车迅速赶赴现场。另一边,通过视频指导刘平对老望进行现场急救,等待救援。得到及时救治的老望,几天后就转危为安。
事后,参与此次救治行动的120急救中心副主任易雪琳庆幸地说:“如果没有刘平的现场应急处置和‘夷陵一家亲’准确定位,会耽误较多时间,后果不堪设想。”
夷陵区山区多,村庄分布零散,夷陵医院120经常遇到因患者提供的地点难找,路途浪费大量时间,贻误最佳救助时机的情况。如今,有了“夷陵一家亲”平台,不仅可以迅速精准定位患者的位置,且在出诊的过程中,还可以通过与报警人视频指导现场急救,大大提高了救治成功的几率。
“夷陵一家亲”将公安、消防、医疗、交通等部门统一并入平台,全部支持视频报警、实时定位,从而第一时间处置各类紧急情况,为广大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增添了一道保护锁。
说起“夷陵一家亲”,太平镇落佛村党支部书记杜恒山自豪地介绍:“外出村民在平台上可以实时了解家乡动态、反应诉求、共商村里大事,而且将村里乡贤能人、行业专家、致富带头人等社会力量汇集展示在平台上,村民有需求可以及时获得他们的帮助,带动村民共同致富。”
该村村民韩庆菊和与她一起到境外务工的乡亲成为了“一家亲”平台的受益者。韩庆菊早年在巴基斯坦打工,一个偶然的机会,她“结识”了“夷陵一家亲”。最初为了节省几十块钱的国际长途电话费,她在“夷陵一家亲”平台上和亲人、乡亲们聊聊家乡变化、国外见闻等。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她发现越来越多的乡亲想出国寻找发展机会。于是,她在“一家亲”平台上组建了“落佛村外出务工群”,渐渐成为村里最具人气的自治群,很多村民通过该群发布的务工信息踏上了境外务工致富之路。
韩庆菊感叹道:“‘夷陵一家亲’不仅解了我的思乡之苦,还成为我们村共同致富的好帮手!”
在今年疫情期间,群众通过“一家亲”及24小时综合服务热线反映诉求、求助和心理咨询共达2万余次,发挥出来了重要作用。
基层社会治理,包括方方面面,看似一团乱麻,理不清头绪。如何找到切入点和突破口?夷陵区委政法委干职工凝聚一个共识:那就是坚持党建引领,以人民为中心,到群众中去,向群众寻思路、找办法、要答案。在政法委班子的带领下,全体干职工经过大量的基层调研,通过信息化手段收集、反馈、解决群众需求,让政府用好社会治理之“手”的同时,也让群众大步迈出自我服务之“脚”,解决了政府、群众的诸多大事、急事、心事、愁事、难事,提升了基层治理质效。
夷陵区的基层社会治理可以用“一二三四”来概述:“一”就是一手掌握——在“一本三化”网格化管理的基础上,运用信息化手段,改变网格员单向信息收集为政民双向交流,各级工作人员对辖区治理态势、社情民意一手掌握,方便服务管理。
“二”就是双线支撑——将网格化工作划分的“线下实体网格”和根据群众需求自发形成的“线上需求网格”深度整合,形成强大的用户和数据优势,吸引各单位入驻,逐步形成社会治理大联动平台。
“三”就是三治融合——平台就是三治融合智能化平台。成功搭建线上自治活动平台,智能匹配需求;通过在线法律服务、线上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促进法治建设;以道德诚信数据库建设为抓手,引导社会崇德向善。
“四”就是四级保障——构建群众自治-网格支撑-部门托底-法治保障的四级运行保障机制,初步形成运转协调、高效便民的基层社会协同治理体系。
“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忘记了人民,脱离了人民,我们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会一事无成。”看似纷繁复杂的基层社会治理课题,但只要我们坚持党建引领的思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坚持以满足群众需求为目标,汇聚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任何治理难题都能迎刃而解,基层治理之路就会越走越宽阔,党员干部与群众的心就会越来越亲近。
(刘永明 田路)